10月16日上午十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召开,此次会议,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学校团委积极筹备,安排校-院各级学生组织集中观看,并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动员团员青年学生自主收看二十大的现场直播,第一时间学习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
校-院学生组织和学生个人积极收看二十大直播
【莞工青年热议】
校团委书记、校党委学研工部副部长、学生处副处长 劳 丹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体现着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作为高校团委书记,要继续深入推进共青团改革和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共青团在大思政育人格局中的生力军作用,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力量。
校团委委员、团委创新实践部部长 杨 帆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中谈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时强调:“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这是对我校进一步开展创新创业工作的指引与鞭策,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对于我校创新创业的发展,我们会全心全意服务我校创新创业工作,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品牌赛事,跟进攀登计划等创新创业培育扶持工作,更加努力搭建创新创业这一孵化载体,为双创师生提供全方位“最优”、“最快”的服务,充分发挥师生创新创业精神,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推动学校创新创业工作不断高速发展,为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贡献力量。
粤台产业科技学院团委书记 陈伟鹏
今天,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和高校基层团务工作者,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收看了二十大开幕式,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二十大报告。作为基层团务工作者,我将以二十大的精神为指引,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听党话跟党走,全力做好青年的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校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2019级教育学院(师范学院)本科生 佘哲祺
在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作为一名连续四年参加学生工作的大学生,我对此深有感触。我们的工作同样是要站稳同学立场,把“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深深扎根心头。要做青年身边的贴心人,做好同学们关心的每一件小事,搭建学校与学子之间的桥梁纽带,努力帮助同学解决身心健康、学习生活、权益维护等方面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这对于我们师范生来说,是莫大的鼓励,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而坚持教育优先和高质量发展,正是抓住了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我们将坚守教育初心,在课堂中扎实学好专业知识,在实践中不断锤炼师范技能,努力成长为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新时代师范生,为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贡献青春力量。
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省青马学员、2020级文学与传媒学院本科生 邓国辉
在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作为新时代青年,作为广东省“青马工程”学员,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我将继续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定信仰信念,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向广大青年传递好党的声音,做新征程的践行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校研究生会文体部负责人、2022级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 罗成忠
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我们作为当代有志向的时代青年,应该立足新时代新征程,要求自身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在科研的道路上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努力为成为创新型人才而奋斗;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青年者,国家之魂。”任何伟大的事业,都始于梦想而成于实干。我们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学生艺术团负责人、第六届学生莞工之星(文体之星)、2020级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生 林妍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所作的报告令我受益匪浅,而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文化发展方面的内容:“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作为学生艺术团负责人,我立志于发挥美育工作特色,坚持以同学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尝试将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与舞台表演艺术实践有机融合,推出更多增强莞工青年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青春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撰稿:许多,一审:陈泳源,二审:柳卓君,三审: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