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工青年论坛】开帘风动竹 粤酌粤有味 ——广东传统戏曲艺术粤剧走进莞工校园

      粤雅清音,薪火相传,广东传统戏曲艺术之一的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并于2009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月25日晚,《莞工青年论坛》第128期讲座在东莞理工学院莞城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由广东粤剧院一团女演员和国家二级演员邱小娜老师主讲,首次尝试采用“讲+演+练”的形式,邱小娜老师从粤剧的起源、发展等方面切入,详细地给同学们介绍了粤剧的相关知识,并和广东粤剧院的演员一起现场“唱大戏”,让同学们全方位、近距离感受传统艺术之美。
 
有传承、有创新
老师开讲粤剧发展历程
 
      传统的《帝女花》、创新的《白蛇传》和《决战天策府》,邱小娜老师以三段粤剧选段视频拉开了本次讲座的序幕。她从粤剧的传承和创新谈起,追溯了粤剧的起源及发展历程:粤剧起初并不以粤语来演出,而是在在辛亥革命期间才由官话逐渐转变成粤语,并延续下来。在近代的发展中,粤剧也在不断需求创新,例如作曲融入现代乐曲的元素,动作融入舞蹈元素等。
 
甩水袖、耍花枪
同学上台一尝粤剧瘾
 
      邱小娜老师介绍了粤剧不同动作程式、服装、道具的具体内涵。为了让观众更直观地体会粤剧魅力,邱老师现场为大家上了一节身段教学课。她通过粤剧程式与同学们日常动作的对比,生动详细地解说了粤剧里每一个动作代表的场景含义。邱老师还邀请了10位现场观众上台,请广东粤剧院的专业老师教学,教大家甩水袖、耍双头枪,让同学们上台过一把粤剧瘾。

      邱老师强调,在粤剧里面,行当是十分有讲究的,有“宁可穿破,也不穿错”的说法。特别是某些人物服饰、颜色等,都是只有特定角色才能穿着。
 
曲中意、戏中人
“香夭”演绎帝女情
 
      最后,邱小娜邀请广东粤剧院的两位演员为同学们现场演绎粤剧中著名的折子戏《帝女花·香夭》。精致的戏服、悲凄的曲调、婉转的唱腔、细微动情的表演,台上虽无过多布景,但两位老师高水准的演出依然把台下观众深深带入了戏曲氛围之中,现场不少同学更主动拿起手机,记录这精彩的一幕。

      邱小娜老师表示,伴随着社会发展,粤剧也会紧跟时代步伐,贴合大众审美进行创新,让大众能看得懂、能产生共鸣。

 
《莞工青年论坛》第128期讲座现场



《莞工青年论坛》第128期讲座现场观众提问



《莞工青年论坛》第128期讲座合影
 

版权所属  共青团东莞理工学院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