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师范学院)】教育名家齐聚莞工,真知灼见展望教育未来--东莞基础教育名家论坛

       为了响应国家教育改革的号召和更好地发展基础教育,2019年12月14日上午东莞理工学院教育学院(师范学院)在学术会议中心306举办东莞理工学院第七届“中学校长论坛”。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有樟木头中学校长巫荫强、常平实验小学校长戴彦勋、寮步中心小学校长梁锦堂、沙田实验中学校长张远广、石碣实验小学校长朱志权、大朗启明学校校长杨居军、石龙第二中学校长周秋平、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培训与社会服务处校长刘健强,以及一线教育工作者王金发、陈升旭、陈添辉、谢纯才。我校出席的校领导东莞理工学院基础教育筹建办办公室主任吴运建、教育学院(师范学院)院长余意、副院长陈进、教育系副主任况小雪以及副教授吴东涛、郑陶凌、梁兴源、黎婉勤、伦丽青、张锐,还有博士韩健。

       本次论坛围绕“新时期东莞义务教育的挑战和机遇”和“新科技时代师范教育的新思路”两大主题来进行研讨,各校长、老师纷纷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

       新时期需要新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陈升旭老师强调新时代教育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戴彦勋校长指出办学新形势是集团式办学,他巧用“有书读”到“读好书”再到“好读书”比喻学生和家长对教育要求的变化,深入浅出地道明高质量教学的需求;
民办学校校长代表杨居军说明了民办学校对基础教育的巨大推动,展望了未来民办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

       新教育需要新教师:教师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石。陈添辉老师指出要把优质教师放到基础教学里,并提出新教师要有信仰、责任与爱心;王金发老师指出教师应学会灵活地运用心理学,也应有反思的自觉;朱志权校长表达了对我校师范生的期待,指出师范生应有专业思想和专业技能。王金发老师还点明了教师发展的新方向——对老师的培养要从“万金油”转到“全科老师”。我校刘健书记提出我们不仅要“引进来”名师,也要让师范生早点“走出去”,高校应与基础教育紧密联系,共同发展。

       本次论坛汇集了许多奉献于教育事业的名家,他们在研讨过程中提出许多非常有意义的观点。教育学院(师范学院)将根据各校长老师的建议制定更合理的方案,为东莞基础教育培养优良师范生。


 
 

大合照
 

教育学院(师范学院)院长余意


志愿者合照

 

版权所属  共青团东莞理工学院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