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太空梦:学术与创新的双重奏

——学术之星(研究生)候选人肖创事迹材料


肖创,男,汉族,1998年生,中共党员,曾任东莞理工学院2021-2022研究生委员会委员,专业综测成绩第一,连续两年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曾获学业一等奖学金、杨振宁奖学金、岭南股份奖学金等,被评为优秀大学生标兵。研究方向为:模拟月壤材料的3D打印。累计参与发表7篇学术论文,5SCI,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dditive Manufacturing发表文章《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high solid content lunar regolith simulant paste based on vat photopolymerization and the effect of water addition on paste retention properties》(国际TOP期刊,IF:11);申请7项相关专利,其中6项已授权;个人论文、发明专利、创新创业成果入选2023年东莞理工学院研究生创新成果展。


筑梦月壤,做爱国奋斗精神的践行者

在当今航天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肖创以其卓越的专业素养和对国家使命的坚定承诺,毅然选择了适应太空环境的月壤材料3D打印基础研究这一战略新兴领域。他的这一选择不仅体现了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行业前沿热点问题的深刻洞察,也彰显了他对推动人类太空探索不断突破的科学追求。通过对月壤材料的深入研究和3D打印技术的系统探索,肖创致力于解决如何在月球及其他星球的极端环境中利用当地资源实现建筑构造的问题,旨在开发出适应真空、微重力、剧烈温差和高辐射等条件的3D打印技术,并通过对月壤材料的深度加工与应用,推进就地取材建造模式的实施,为人类在太空中建立稳定、可持续的居住和工作环境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路径。

科研学习的道路并没有捷径可走,需要的是长期的耕耘和积累,这是一场自己与自己较量的过程。在无数个夜晚,当别人已经沉入梦乡,他仍然坚守在实验室,孤独地追寻着那颗属于自己的星辰。正是这份坚持与努力,让他在科研的天空中熠熠生辉,成就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果。截至目前,他已参与发表了7篇学术论文,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知名期刊Additive Manufacturing(增材制造顶刊,中科院一区,IF:11)上发表了模拟月壤光固化3D打印成果,并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增材制造专业委员会》发布报道。该成果是他在科研途中的生动印记,而他却从未止步于此。他申请相关专利7项,6项已经获得授权,获得第十届澳门国际创新发明展金奖。学科类竞赛上,获得2022年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粤铭激光杯机械工程分论坛三等奖和2023年前沿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三等奖。

世界纷繁芜杂,人在其中或许渺小平凡,但肖创始终秉承爱国奋斗,追求卓越的莞工精神。他不断追求学术精进,实践学而知不足的校训,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在模拟月壤材料科研领域孜孜不倦,将青春献给祖国的航天事业,以科技创新助力国家在太空竞赛中夺取先机,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创业先锋,做梦想实践的领航员

在创新的广阔天地里,肖创又化身为勇敢的探险家,以前瞻性思维和大胆实践不断尝试,将科研成果转化于创业竞赛,响应国家双创号召。

作为项目负责人,他利用模拟月壤材料和光固化打印设备的科研成果,领导《揽月云印智能打印制造的先行者》项目参加第八届“互联网+”大赛,比赛对他而言却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对商业领域的不了解,整个团队都进入了瓶颈期,一天甚至一个星期下来都毫无进展。在老师们的支持和团队的拼搏下,他带领团队不断地去了解学习商业知识,在一次次打磨中吸取经验、博采众长,并且利用暑假一个多月时间在校进行项目打磨。最后却也只打到广东省银奖,但这并没有让肖创气馁。他说我是一个很较真的人,总想把事情做到最好,不断去挑战自己的极限。于是,他带领队员继续参与了第九届的“互联网+”比赛,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了全校唯一一个研究生组省赛金奖的优秀成绩。

回头看,这两年创赛时光艰苦卓绝,他也收获满满:第九届互联网+”国赛铜奖、第十三届挑战杯省赛铜奖、广东省众创杯省级优秀奖、创青春大沥杯市级三等奖等。参与创新创业类大赛给予他最大的收获是以更开阔的视野、更产业化的角度审视市场,了解行业动向,把握未来发展方向。

除此之外,作为一名党员,他不断追求思想上的进步,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并在书记茶座上作为研究生代表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学校的发展贡献智慧。在课余时间,他通过参加勤工俭学和担任新生课程助教,运用专业知识和沟通技能,在朋辈育人模式中扮演重要角色,荣获“优秀助教”称号。他还多次在校庆和年度表彰大会上发言,彰显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其表现不仅体现了个人能力,也展现了学生群体中的领导力和对创新的不懈追求。


前不久,他通过了华南理工大学的博士考核,将继续在华工3D打印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继续深造。面对新的学术征程,他带着对科学的无限热情和坚定信念,准备再次启程。决心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与智慧!


版权所属  共青团东莞理工学院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