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怀初心展巾帼之志, 矢志创新筑绿色强国

 ——学术之星(本科生)候选人何依冉事迹材料

一、心怀科研梦,学而知不足——追梦者

何依冉,一位科研梦想的执着追梦者,以心中燃烧的科研之火点亮前行之路,即便汗水不一定换来硕果,她的坚持终将在荒芜心田绽放绚丽蔷薇。

科研,为何对她有着如此巨大的吸引力?何依冉深知科研的力量无穷,它助力国产盾构机地下驰骋,如巨龙穿梭构建城市地铁血脉,为国家发展作出伟大贡献;而科研的创新更是让她心驰神往,尤其是化学的魅力。她梦想着通过化学的力量,将化学工艺、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深度融合,为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注入新的活力。

因此,何依冉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化学这条道路,怀揣着对科研的热爱与向往,踏上了追梦的旅程。从小时候起,何依冉就对科研充满了热爱。她喜欢看科普书籍,喜欢动手做实验,喜欢用智慧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在大学三年的时光里,她如同一只勤劳的蜜蜂,不断地汲取着知识的花蜜。她发奋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素养,将专业知识深深地烙印在脑海中。她热爱图书馆那个安静而充满智慧的地方,那里成了她除了宿舍之外的另一个“家”。无论春夏秋冬,只要有时间,她都会坐在图书馆三楼的角落里,埋头苦读,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她的努力没有白费,连续三年专业成绩名列前茅,一等奖学金、杨振宁奖学金、社会奖学金、优秀大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东莞理工学院青年五四奖项”、“优秀共青团员”等各种奖学金和荣誉证书也纷至沓来。

然而,何依冉深知成功非偶然。初涉化学,在接触化学专业知识的初期,她也曾遇到过困难和挫折。四大化学的学习让她感到力不从心,在实验室的日子里,何依冉逐渐从生疏到熟练,从笨拙到精准。她努力掌握每一个实验步骤,仔细观察每一个反应现象,用心记录每一份数据。她深知,每一次实验都是对知识的探索和对梦想的追逐。在实验中,她不断尝试新的方法,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为了响应国家的绿色政策,她更是致力于研究环保型的化学实验方法,力求在科研中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今,她已不再是科研小白,而是勇敢追梦的化学探索者。她用坚持诠释“学而知不足”,用汗水铸就“追梦不悔”。她坚信,只要心怀梦想,勇往直前,化学科研之梦终将实现。



二、博学笃行之,实验出真知——科研者

知行合一,犹如溪水潺潺,载着智慧的扁舟前行。何依冉深知此理,她明白科研之路并非纸上谈兵,而是要将那颗炽热的心投身于实践的熔炉中。

在绿色发展的旗帜下,新能源如日中天,然而其回收问题却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巨大挑战。面对这一难题,何依冉肩负重任,怀揣着绿色环保的理念,毅然投身于电池回收的科研探索中。因此,何依冉在大一便毅然加入了学院先进电池实验室的废旧锂电池回收实验项目。在学院先进电池实验室的废旧锂电池回收项目中,何依冉从湿法再生技术入手,肩并肩和团队攻坚克难,逐步摸索出一套完整的回收工艺。她们在实验室里度过了无数个日夜,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与重来,但她们从未放弃。最终,她们成功探索出阶梯式升温补锂技术,使回收率再创新高,为国家的碳中和目标贡献了一份力量。

随着锂资源的日益紧张,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基站的需求却如潮水般汹涌澎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资源争夺战中,何依冉再次挺身而出,成为实验室新项目钠离子电池普鲁士白正极材料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她带领团队从查阅文献开始,不断摸索新的工艺生产钠电池正极材料,最终完成了文章写作和专利输出。每一步都凝聚了她的智慧与汗水,也见证了她在科研道路上的坚定与执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科研项目的不断推进中,何依冉先后发表了三篇国家级发明专利和《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期刊发表一篇论文。这些成果的背后是她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和不懈追求。但何依冉并未因此而满足,她保持着谦卑的学习态度,继续在科研道路上深耕细作。


三、以实践为根,以创新为魂——创新者

同时,何依冉深知,科研与创业实践这朵绚烂之花的根基深深扎根于家国情怀的沃土之中。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国家大力推行绿色发展战略,致力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电池回收作为绿色发展的关键环节,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废旧电池若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何依冉时刻铭记自己身为中华儿女的使命与责任。面对国家面临的科技挑战和“卡脖子”问题,她深感责任重大,决心要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在学校的创新创业平台上,何依冉和她的实验室团队不仅致力于科研项目的深入研究,更积极探索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途径。他们深知,技术的力量不仅在于其本身的先进性,更在于其能否真正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为国家的发展带来实质性的贡献。

2022年1月,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和鼓励下,何依冉与师兄师姐们携手创建了“电池回收”学生团队。这个团队汇聚了10位来自不同年级、不同学科领域的本科生,他们怀揣着对科研的热爱和对创新的追求,共同投身于“互联网+”和“挑战杯”的比赛中,最终项目成功斩获第八届互联网+国赛铜奖。

何依冉,作为电池回收项目的新届负责人和钠电项目的第二负责人,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她不仅要学习并掌握负责人所需的所有能力和知识,还要担任项目备路演及技术成员的角色。在何依冉接手项目后,电池回收项目更是在第一届碳中和比赛中荣获第一届“创青春”中国青年碳中和创新创业大赛创新组全国银奖,以及“闽都嘉庚杯”首届全国高校双碳战略征文比赛优秀奖等多项荣誉,与此同时钠电项目也在首次参赛就斩获第九届互联网+省赛银奖。这两个项目在备赛的6个月里,她与团队成员们历经数百次参赛材料的修正和路演排练,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首次参赛便成功闯入第一届碳中和大赛省赛决赛和第九届互联网+省赛决赛。那间备赛的小屋,见证了他们的辛勤与汗水。每当夜幕降临,灯光依旧亮着,他们依然在那里奋斗着。功夫不负有心人。

同时,何依冉的团队还积极与东莞赣锋电子和东莞博钠新材料公司开展合作,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他们签订了《商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参与完善赣锋锂业的上游锂矿——电芯生产——电池回收的战略布局;在东莞博钠新材料公司开展工艺中试,现已具备百公斤级钠电正极材料产能。这些合作不仅让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更在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以科研为底色,绘大道芳华——奉献者

在岁月的长河中,涓涓细流汇成江河,点点星火汇聚成炬。何依冉,这位中共预备党员,从0小时到如今的215小时志愿时长,她的心中始终燃烧着一团火,希望贡献自己一份力,奉献给广大人民群众。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挑战,何依冉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勇敢地站了出来。在那个特殊的寒假,她身披白衣,投身到社区组织的核酸采样志愿工作中。烈日炎炎下,她穿梭于城市的各个角落,为居民们采集核酸样本。每一次采样,都是对责任的坚守;每一次付出,都是对生命的敬畏。她的行动,不仅为疫情防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更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奉献。

在校园内,何依冉的身影总是活跃在各类志愿活动的现场。无论是为毕业生拍照留念,还是参与社区平安寻访宣导活动;无论是在东莞地铁维护防疫秩序,还是协助新生素质拓展活动……她总是冲在最前线,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奉献与担当。去年11月,她更是凭借出色的表现,成功成为华为开发者大会的志愿者。在这长达7天的志愿活动中,她不仅学到了团队合作的精髓,更深刻体会到了奉献的意义。在校园外,她同样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与到各类社会实践中去。她积极参与中国青年出版社举办的“青年榜样”思政课宣传行动,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党的声音传递给更多青年。在宣传行动中,何依冉深入社区、学校,与青年们面对面交流,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感悟。她用自己的故事,讲述着党员的使命与担当,激励着更多青年积极投身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去。

除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何依冉也注重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她热爱歌唱,通过歌唱经典歌曲,传递家国情怀,弘扬正能量。在宣传党史学习教育、庆祝百年华诞等主题活动中,她更是积极参与,用自己的方式弘扬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精神。她深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不仅要注重个人素质的提升,更要关注国家的发展大局,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的生活福祉。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在未来的日子里,何依冉将继续以科研为底色,绘制属于自己的大道芳华。她将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信念和承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版权所属  共青团东莞理工学院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