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研究和社会责任中追求零碳未来

 ——学术之星(研究生)候选人黄霞事迹材料

深入两广实地调研,探索植质固碳新径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黄霞以她的智慧、勇气和热情,在追逐“零碳未来”的征途上不断探索。

黄霞的科研旅程始于一颗对于环境保护的热爱之心,以及对科技改变未来的坚定信念。在导师余春雪和毛建辉博士的启发下,开始探索和实践植质碳减排,旨在服务于国家“双碳”目标。202112月的一个寒冷早晨,当她和采样调查小组踏上前往广西贵港市桂平市的旅程。他们的目标是深入黔江、郁江、浔江三江汇流段,实地调研这片水域。预想中,会是一趟寒冷风大的行程,但事实上,她感受最深的是晒,被江面上折射的阳光晃得几乎睁不开眼。另一点是极度的不方便,从早晨7点到傍晚7点,整个团队都在一所小小的船上度过,吃着提前备好的速食,船舱里直不起身,上厕所是最为麻烦的事情。就这样整整3天,他们坐着小船航行在宽阔的江面上,采集了200多个水样及浮游植物样品,对400平方公里的水域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调查发现,水域藻类是个非常适合碳减排的植质来源。这次调研,是黄霞在实际场景中的首次考验,也是她追求零碳未来的起点。

2022年的春天,黄霞再次踏上旅程,这次的目的地是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的黄塘镇。他们深入农村,与当地村民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试图找到碳减排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切实可行之路。“我们就在田间地头,与农民朋友们一起讨论,寻求如何利用我们的科研成果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的方法。”

在这里,他们深入12个村庄,访问了1000多位村民,实地考察了近万亩的农田和林场。正是这样的实践,黄霞发现,农村的秸秆处理是个大问题,如果用于植质固碳,那将大有可为,她和团队积累了宝贵的一手资料,更是与当地村委会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为“后来的实际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年7月,通过与当地村委会的紧密合作,团队实施了一项创新的试点项目,通过植质封存技术,累计封存了约1800吨的CO2。这一实践不仅为当地的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也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的途径。

也正是通过这次实践,黄霞将农业秸秆封存固碳的方法申请了发明专利,并顺利获得授权。同时,黄霞参与撰写植质封存固碳的论文,最终顺利发表,这也为后来她自己发表SCI一区论文积累了经验。


与团队共同成长,用坚持逐梦赛场

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对于黄霞和她的初始小团队来说,既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也是一次成长的机遇。“我们第一次参与这种比赛,完全没有经验,而且团队只有四个人,相比于其他十多个人的大团队,起步时真的非常艰难。”黄霞回忆说,他们的队伍在初期就遭遇了挫折,先是在院赛选拔中被淘汰,第一轮复活失败,好不容易第二轮复活成功后又被淘汰,直到第三轮复活赛中才奇迹般地翻盘,最终不仅闯入了省决赛,还一举夺得了省金,并且在国赛中荣获铜奖。

黄霞在接受采访时经常提到他们的成功是“幸运”的,但这份所谓的“幸运”,实则是团队不懈努力和坚持的结果。面对规模庞大、经验丰富的对手,他们的团队虽小,但挑战精神却格外强大。这种压力成为了他们不畏艰难、勇于挑战的磨砺,推动他们经过数月的连续努力。他们夜以继日地准备,反复打磨项目方案,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在经过无数次的讨论与调整后,他们的项目以其独到的创新性和对社会贡献的巨大潜力,赢得了评委和社会的认可。

“当我们的名字被叫到,获得省金奖的那一刻,我们几乎要跳起来。”黄霞激动地说,“那一刻,我们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变得非常有意义。”从赛场上的每一次挑战到最终的成功,黄霞和她的团队展现了超越经验与人数劣势的坚韧和毅力。他们的旅程证明,背后的每一份“幸运”都是坚持与努力的必然回报。

最终,黄霞和她的团队共获得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广东省金奖,以及第九届广东省银奖。黄霞还因此荣获“东莞理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标兵”称号。


兼顾科研与社会责任,积极奉献热心回馈

黄霞作为一名热心的预备党员,她不仅在学术和科研竞赛方面表现出色,更在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体现了她的社会担当。

在志愿服务方面,黄霞积极投身于迎新、研究生复试、学术会议、心理志愿月、社区图书漂流、社区管理等多个活动中,累计服务时间超过56小时。她还参与了第九届广东省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她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的贡献。

“我相信,即便是作为一名学生,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黄霞说。她用实际行动证明,科研人员不仅可以在实验室里创造知识,也能在社会上发挥作用,为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黄霞的科研旅程在展现了一位研究生如何通过探索科技创新,为实现国家的“双碳”目标贡献力量。她和她的团队在植质碳减排技术领域的工作不仅充满挑战,也充满希望,展示了科研与社会责任的完美融合。黄霞相信,即使作为学生,也能为社会和环境保护带来积极影响,证明了青年人有能力为民族复兴作出贡献。


版权所属  共青团东莞理工学院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