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光芒,奉献心灵——学术之星-追求卓越的学术与社会责任之旅

——学术之星(本科生)候选人黄嘉彬事迹材料

黄嘉彬,男,汉族,共青团员,担任2021级集成电路2班心理委员,2023级微电子科学与工程2班助理班主任,广东省攀登计划项目负责人。在校期间成绩优异,积极参与比赛,投身于科研,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乐于奉献,工作态度认真,得到老师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一、勇于尝试,化挑战为机遇,探索科研的实践之路。

在科研的浩瀚海洋中,他孜孜不倦,如一艘勇敢的航船破浪前行。微纳器件的研究成为他探索科学殿堂的入场券,担负起广东省攀登计划项目负责人的重任,从最初的科研小白,到科研领域的积极探索者,他的成长历程充满了艰辛。

最初的时候,黄嘉彬对科研的认知十分有限,对科研充满求知欲的他找到导师并走上了科研这条道路。对于还是科研小白的他来说前方一切都是未知的,“第一次阅读全英的文献时,大部分都是专业词汇,这让我感到力不从心”,他这样说到。但这并没有打倒他,他积极寻求学长学姐的意见,并结合自身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文献阅读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现在的他已经能够很熟练地去搜寻并且阅读文献了。在研究微纳器件的过程中,他所研究的方向在课题组中属于首次尝试,之前无人涉及,甚至在整个领域内研究的人员也十分有限,这意味没有足够的经验可以借鉴,其难度可想而知,可他觉得这是挑战,却同样也是机遇。在进行实验时,面对文献匮乏和可借鉴经验不足的难题,他不畏艰辛,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相关文献,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一点点积累,尝试各种可能的方法,不断地探索,在做实验过程中一点点变量的改变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每当这种时候我都会感到沮丧,但我知道做科研就必须要经历这些过程”,他这样说到。周末时在实验室待一整天是他的常态,但他丝毫不感觉到累,因为这种充满创新性的挑战让他有不懈的动力。

在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坚守与奋斗中,他的科研成果如同绽放的璀璨明珠,闪烁着勤奋与智慧的光芒。最终,他成功发表了两篇SCI一区论文,同时还有一篇第一作者的SCI学术论文在投中。将近三年的科研生涯让他的科研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每当看到其他同学频频获奖而自己还困在实验的苦海中时,他也会偶尔羡慕,但他并不后悔自己所选择的道路,正如他所说“基础科学的研究本来就是枯燥漫长且难以产出的,我希望我所做的研究不论大小,将来当后人再次从事该领域时我曾经的工作能够给他们提供指导和方向,那我便觉得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科技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正因为有无数像他这样的科研人员在背后默默坚守,才有我们如今的繁荣,而他的研究成果也将在微纳器件领域发光发热。


二、学业光辉,心怀热忱,做社会的服务者。

在科研探索的同时,他的学业成绩也是斐然,勤奋学习,不断进步。曾获得二等奖学金、三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荣誉,另外还获得过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校级一等奖、三等奖。

在追求个人成就的同时,他从不忘初心,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奉献爱心,回馈社会,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100h+。无论是社区服务、关爱长者、禁毒宣传等各领域,他总是尽心尽力,全情投入。例如,他在一次社区关爱探访活动中,给老人送物资,陪伴孤寡老人聊天,深受老人的喜爱和尊重,同时也收获了人生的感悟和成长。


三、立志担当,青春奉献,做新时代的有志青年。

黄嘉彬认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要有担当,他认为当我们自身条件达到一定程度时,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在大三时,他选择竞选助理班主任一职,并成功当选。他希望将自己学习上、生活上以及科研上等各方面经验分享给学弟学妹们,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担当与奉献。这种分享的喜悦,让他获得了更深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在担任助理班主任期间,他积极关心同学们的情况,组织同学们参加各种活动,并结合自身分享经验给同学们,帮助同学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成为同学们的良师益友和可信赖的依靠,同时也荣获了学院“新生入学教育先进工作者”的称号。

在日复一日的坚持奋斗中,他收获的不仅仅是荣誉和成就,更是内心的成长和满足。无论是科研的探索征程,还是学业的斐然成绩,亦或是助理班主任的担当,他始终秉持着勤奋、努力和奉献的信念,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追求卓越。而这一切,只是他不懈努力的开始。“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未来的道路上,他将继续砥砺前行,勇攀科学高峰,为实现更美好的梦想而不懈奋斗。




版权所属  共青团东莞理工学院委员会